-
《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
試讀
楊渡
南方家園
當台灣的民主與自由面臨了那麼多翻轉與考驗,這一切是如何被記載的?從美麗島事件、平面媒體控管、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的成立等,這三十年來台灣民主時代的大事,有好多好多細節是你從來不知曉的,那些為了我們現在理所當然的自由而奮鬥的前人,他們又犧牲了多少年的青春甚至生命?透過前序,作者解釋了這些詩作的寫作背景,每一篇都紀錄了台灣在邁向民主過程的一大步,卻也是無數的故事。如同正在蛻變的蝶,那層褪下的蛹,呵護我們的島身,使我們得以羽化成蝶,擁有翅膀以及飛翔的自由。
〈刺客吟〉是一九八○年的時報文學獎敘事詩大獎,同年也是美麗島事件的爆發。透過荊軻從容就義和高漸離為友報仇的縱酒言歡,抒發了當時年輕人對於局勢以及現狀之不滿,那股急欲起義的血脈沸騰。〈火燒島悲歌〉為這些失去青春年華的政治犯感傷,有時三十年,即是天人永隔。而〈南方〉則描述了第一本以原住民為主題的文學專刊遭禁事件。〈螢火蟲〉為在四六事件犧牲的學子哀悼。〈向日葵〉則是為了感念曾遭受政治迫害的畫家吳耀忠所作。〈一個人的履歷〉則回歸到了當時社會大眾對於自我認同及定位的尷尬處境。另外三首反戰的歌,講得是中東國家的紛擾,那長久以來的新仇舊恨,卻又被歐美強國因為利益糾葛給攪和得更為複雜。在九一一的事件、在美國派兵攻打伊拉克的戰爭,受害的永遠是那些任人擺布卻又象徵希望的孩童。作者藉歌喻情,並為之祈福。
沒有孤注一擲,哪來的世界和平!
與台灣共讀 -
《看不見的江湖》
試讀
野夫
南方家園
2010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得主,《江上的母親》作者野夫,2012最新散文力作!
- 2009當代漢語貢獻獎∕2010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年度之書
- 2011獨立中文筆會自由寫作獎∕2012中國在場主義 散文新銳獎
- 2012獲荷蘭國家文學基金會邀請,擔任阿姆斯特丹駐市作家。
延續《江上的母親》「塵世」與「輓歌」大時代歷史下一個個動人心魄的故事,野夫最新作品《看不見的江湖》也由一篇篇散文組成,大抵分為兩大部分:上篇「驪歌」談的是大歷史下的家族與友人之無奈與心酸的個人故事,近似史記的「列傳」,讀完驚艷於作者用筆之精準卻不浮誇,娓娓道出一個個故事傳奇。除了讚嘆這些奇人異士,卻也為這些人們的命運扼腕浩歎,淚下青襟;下篇「塵海」則是向一個世代告別之書寫,不僅談故鄉故人故事,也記錄來到民國台灣之所見所聞。作者野夫歷經六四天安門事件,人生更迭,卻也讓其筆觸更加動人心弦。本書更邀請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及文化觀察者王康聯手作序推薦。
野夫
男,土家族。1962年出生於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縣最邊遠的小村。1968年上小學,1978年考進湖北民族學院中文系,同年開始詩歌創作。1980年創作長詩《為了歷史-致毛澤東同志》,1982年組織成立鄂西第一個詩歌社團「剝棗詩社」。1985年擔任湖北省青年詩歌學會常務理事。1986年考進武漢大學中文系,組建湖北省「後現代詩人沙龍」,出版詩集《狼之夜哭》。1988年分配到某省會公安局,1989年因為支持學生,公開宣佈退出警界。之後因為參與掩護民運人員及「洩露國家機密」,被捕判刑。1995年減刑出獄,到北京謀生成為民營書商和自由撰稿人。
自80年代開始創作以來,發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小說,論文,劇本等約一百多萬字。詩歌和散文收入多種選本。曾獲2006年「第三代詩人回顧展-傑出貢獻獎」、2009年「當代漢語貢獻獎」、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2011年「獨立中文筆會自由寫作獎」、2012年「中國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2012年應荷蘭國家文學基金會邀請成為阿姆斯特丹駐市作家。但由於更多的作品難以在大陸中國公開發表,只能流傳於全球各中文網站。
與台灣共讀 -
《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嚴長壽和公益平台的故事》
試讀
嚴長壽、吳錦勳
天下文化
隨著書中「黃金時光裡的趕路者」——嚴長壽,一起追尋生命的真意,體會付出如何迴向自己的人生,如何改變台灣的未來!
若你在人生地圖上迷途,這本書將給你面對未來力量!若你懷疑腳下的旅程,這本書將帶你重思人生意義!讀這群人的故事、隨嚴長壽耕耘的腳步, 你會在這場感動的旅程中,找到帶你前行的能量。他們撒在這塊土地的種子,哪天也會在你心中開出生命之花。一本讓你心靈如飲甘霖、生命充滿能量的書。
「我們關心花東,正因為花東的未來攸關著台灣的未來,所以,我們共同搭建了一個公益平台,希望利用各自的影響力讓很多相熟或不熟卻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們,和我一樣帶著理想與熱情,希望把積蓄了一輩子的能量,以公益平台做為引爆點,引爆他們回饋社會的熱情,找到衡量人生意義最好的方式。這本書記錄的,不只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更是給所有關心台灣這塊土地的朋友,一種付出的經驗分享,正像是我們這一代人努力寫給台灣的『下一輪太平盛世備忘錄』。」~嚴長壽
有人說台灣有兩種面貌,一個是躁動失焦的「顯性台灣」,另一個是溫柔敦厚的「隱性台灣」。
公益平台這一路走來,都有很多志工協助,這些志工,在嚴長壽眼中都有一個美麗的名字,他們被稱為「天使」。這些天使來自台灣各界,雖然因緣殊異、各懷專長,但卻因著公益平台燃燒起同樣的熱情,找到衡量自己人生意義最好的方式。
與台灣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