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何需寄望來世或天堂,只要在世時,有多一點的包容和同情,少一點自私與懦弱,何處不天堂?」
──人生鬥士,施寄青(1947.1.3-2015.1.13)
「人類何需寄望來世或天堂,只要在世時,有多一點的包容和同情,少一點自私與懦弱,何處不天堂?」
──人生鬥士,施寄青(1947.1.3-2015.1.13)
我們最敬愛的母親施寄青女士已於104年1月13日晚間因心因性休克而離開人世,享年68歲。她離開時面容安詳,我們將謹遵她的遺囑:後事從簡,謹此告知所有關心愛護她的朋友。
段奕倫
施淮淂
中華民國104年1月14日
家屬聲明
「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
和施老師這世的緣,起於一盆樹。
第一次和老師見面,聊了許久,最後在捷運月台分手時,擁抱。老師說,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事,她很願意,會儘快與我們展開合作,出版電子書、紙書。
201411月金石堂讀者見面活動,我們一起搭高鐵回新竹。很夜了,在站前出口處,獵獵風寒,那晚她還掉了外套。我知她回到苗栗家中必定深夜十二時,甚感過意不去。她和我說,早就知道出書會很累,但只要利益眾生,能讓看書的人有改變,她很開心。
2015的第一天,與她賀年,她和我說,「文真,我們這世是久別重逢!」我不明白與她之前的關係,她約我去看看,我們計畫著,日曆上都標記好了。
歲月畢竟飄忽,一別,這世就永別了。老師和我說過,她這世早已得法,為的是我們這些「關關係係」的人。謝謝老師,我想下一世,我們一定會再碰面,因為我們的旅程還沒走完。
龐文真/群星文化發行人、群傳媒執行長
和施老師的緣份好奇妙,九年前就認識,留下短短的印象。
去年一整年都和她一起工作,常常打電話,通Mail,老師一直是一個說到做到、即知即行的人,記得我當時只是口頭和老師說我寫了書,老師馬上去找來看,還幫書找了很多朋友。
今年初我們還做了許多計畫,二月要一起吃飯、四月要一起出國、七月要再出新書,怎知今早的電話通知,讓一切都不同了。
老實說我現在還沒有很能接受這件事,但仔細想想,人生很榮幸能和老師一起工作,能如此貼近一個偉大、勇敢、視野先進的靈魂,接受她的許多教導。
願施寄青老師在天之靈安息。
李清瑞/群星文化副總編輯、《當頭棒喝》系列責任編輯
因為一些關係,原本應在2014年完結的施老師專欄,延至了一月。email裡還躺著夾著這最後一篇專欄文章的信件,原本預計在週五刊登。
看著同事寄來的信上標題寫著:「最後兩篇」,突然有點感觸……
選在這一天提前把最後的專欄文章上傳,腦子裡還是一直迴盪著老師的口頭禪:「你懂嗎?」
同事常說,我模仿施老師這句話很到位。其實,那是因為施老師的音調與急切希望你能理解的態度,是聽過一次就再也忘不掉的!
老師一直說,出書就是要利益眾生,希望讓更多人瞭解,現在,好像有一點懂了~~
再見,施老師。
何宛芳/閱讀・最前線網站總編輯
致力兩性平權 施寄青的豁達人生
施寄青有好幾個頭銜,麻辣教師、婦運健將、總統候選人、作家等,不過外界對她的認識,是自從她離婚後開始,從婚變中蛻變成為一名強悍的婦女運動健將,成立晚晴協會,鼓勵女人走出來,甚至還被封為「離婚教主」。
(中央社)
離婚教主施寄青辭世
(群星文化出版顧問)陳蕙慧以「強大、慈悲」描述施寄青,「不論早年爭取婦女權益、近年談論前世今生,她遭受許多困難誤解,卻都挺在那裡捍衛自己;強大背後的慈悲,則讓她不落入蠻橫不講理。」
(中國時報)
走過婚變熬過情關 施寄青15本書談人論情話鬼神
《當頭棒喝》也對主持人于美人有所影響,2013年也深陷婚變官司的于美人在因緣際會下,碰到施寄青的大兒子Alan,並透過他的牽線找到施。施寄青告訴于美人,夫妻、父母小孩間就是互相欠債,有人是來還債,有人則是討債,于美人聽了進去,生活也起了轉變,官司和解、也拿到女兒監護權。
(自由時報)
施寄青晚年談神論鬼 通靈「幫女人」
為什麼從婦運健將變靈媒?施寄青曾說,許多女人在人生遇到困境時,就會求神問卜。她學遍算命術,希望幫助女人。
她在出版首部通靈著作「看神聽鬼」時,曾述說自己的靈異事件。出書前一年,施寄青繼父突然說自己看見舊情人的鬼魂,施寄青為此遍尋通靈人解惑,最後反倒解開糾纏一生的心結。
(聯合報)
王尚智:施寄青追尋的靈異真相
其中最不能被掩蓋的,是施寄青永遠對於「人們所漠視、社會所忽略、價值所屏蔽」的角落,充滿著絕無僅有的勇氣!這與她過去從事婦女運動、推動晚晴、改變「離婚」對於女性負面的法律與價值。全然是精神一致的延續。屬於她那份不計毀譽、永無止盡的「學習探索」精神,始終是光燦恆耀又無比可貴的!
(蘋果日報)
抱憾辭世 施寄青2大遺願未了
施寄青走了,和她生前行事作風一樣,突然得令人震驚。與她合作幫人看前世今生的通靈老師紫靈,看見施寄青神色自若地站在天上,手上握著一卷稿子,她知道那是施的遺願,出版《夢迴南詔》,另外,不久前,她才聽施老師開心說,大兒子買新屋要同住,誰知還來不及實現,人就離開,這也成了施寄青與兒子心中最大的遺憾。
(時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