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限免:《阿麗思漫遊奇境記》
第三屆國際女孩日
2011年,聯合國宣布每年的10月11日為「國際女孩日」,希望各國正視女孩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困境,並給予實際協助。台灣也於去年將同一天訂為「台灣女孩日」,渴見性別平權終有脫離口號、踐行日常的一天。說到尊重女孩主體性,一手創造愛麗絲異想世界的作者路易斯.卡羅,可謂箇中代表。故事中,不見乖巧聽話的洋娃娃,而是滿腹好奇、喜愛新鮮事物的探險家。
愛麗絲真有其人
卡羅本名查爾斯.道奇森,雖然患有口吃,卻絲毫不減這位孩子王的魅力。1862年,一個微風徐徐的午後,卡羅與同事及其三個女兒在湖上划船,孩子們嚷著要聽他說故事,其中一個女孩名叫愛麗絲,她便成了《阿麗思漫遊奇境記》的主角。該作問世後,風靡全球,詩人王爾德和維多利亞女王都是書迷之一。六年後,續集《愛麗絲鏡中奇遇》出版,吳爾芙讀了之後,說:「這兩本書不是給兒童看的,是給大人讀的,而大人讀了之後就變成了孩子。」
不只是童話 反映維多利亞時期社會面貌
《阿麗思漫遊奇境記》的迷人之處在於,它不僅是一個小女孩天馬行空的探險故事,更是一本值得深入鑽研的文學著作。任教於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卡羅,以隱晦的手法,在字裡行間安插了豐富的雙關語、遊戲詩和謎語,需要用到大量數學、哲學和邏輯學思維,才得以一窺究竟,這也讓後世許多文學家、學者們不間歇地投身「愛麗絲研究」。